2020年11月25日星期三

华大基因尹烨:新冠疫情其实是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生命科学|新冠肺炎|尹烨

  原标题:21健谈丨专访华大基因CEO尹烨:新冠疫情其实是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

  讲述他对基因领域科学普及的见解以及对华大基因的未来规划。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但无疑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大发展。

  作为国内基因检测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了学术和商业的双丰收。

  那么,新冠疫情推动下,大众对基因组学的认知程度到底如何?华大基因未来的商业布局又将会是怎样的?

  近日,华大基因CEO、基因组学研究员尹烨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讲述他对基因领域科学普及的见解以及对华大基因的未来规划。

  其实,除了CEO、研究员等大众所熟知的头衔之外,尹烨还有一个身份——科普创作者。从2018年起,由尹烨创作的科普类图书《生命密码》系列在国内陆续出版。

尹烨 受访者供图尹烨 受访者供图

  市场可拓性强

  《21世纪》:在华大基因从学术向商业转化的过程中,您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是怎样找到切入点的?您觉得未来会有哪些重点突破的方向?

  尹烨:从工业革命开始,基本上所有行业的推动都是从科学发现开始,然后是技术发明、工程放大,最后才到产业发展,这是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在国内,研究所和公司是割裂的,其中的问题就在于,让公司直接把研究所生产出的论文向产业方向转化是不可能的。

  华大基因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组织,这是因为我们有科研部分,有产业部分,还有教育部分,我们为行业布了全局。

  从科学发现入手,是华大在国内的领先之处,也是生命科学认知正确的特有要求。回到科学发现才是生命科学产业应用的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产业三发联动,才能确保科学发现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产业进行输出,产业也能大量转化回到科学发现。

  认知正确仍是目前商业化布局的核心发力点。而当传播可控、渠道可及、认知正确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时,我们就必须将基因检测及时跟进,让人们能够避免传染病,更好地预知肿瘤,更精确地治愈感染,这是我能看得见的未来。

  《21世纪》:华大基因未来重点的商业化布局是怎样的?

  尹烨:我们会坚持基因说了算的原则,重点围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命健康部分,将"以治疗为中心"转化成为"以预防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出生缺陷的防控、肿瘤、传感染、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都是我们将来研究的重点。

  这些疾病都是基因说了算的事情,对此,我们要把它做得又快又好又便宜,从而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普及,这样就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华大基因下一轮计划的上层是测序仪,但工具在手里只是一个成本上的优势,有工具并不代表就能把应用做好,它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应用场景。中国的体制优势、国情优势就为华大提供了一个应用的大场景,加上党和政府倾向于把这样的项目用通过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向下传递,其中有着可观的商业机遇。

  "快"和"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个平衡

  《21世纪》:作为企业家,为什么要创作《生命密码》这样的科普图书?

  尹烨:虽然这几年世界正处于生命科学热当中,但国内流行的生命科学的相关书籍大部分都是译著。这里面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它当中原本应该有的内容会被原作者选择性地忽略,比如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另一方面,在我国本土确实没有基因方面的相关著作,尤其是老少皆宜的作品。鉴于此,我们就决定自己来写一套。

  写这套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大家知道,今天中国的基因产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并原原本本地还原历史上中国人对该领域的贡献。二是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尤其是孩子们。

  《21世纪》:您觉得以企业家的身份去做科普类图书是否有优势?是否会讲述得更加透彻?

  尹烨:我所处的身份地位,对于我做科普类图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普遍会觉得以我这种身份去做这类图书是做不好的,这是身份给我带来的限制;另一方面,我的身份和平台的知名度能够让我掌握更多发生在地球上的事件,我的团队也会给我很多一线的情报,让我把它们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这算是有利有弊的。

  重点在于,在中国无论是哪个科技型行业,头部公司如果不进行教育、普及,是没有市场的。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企业家传记、公司传记,本质都是头部企业在教育市场。

  生命科学是在为"命"服务,认知正确是生命科学的关键,如果其中存在认知错误,隐患将是不可估量的。把盖子揭开,说清正反,才能把选择权交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把中国在此领域的市场打造成一个人们可认知的市场。

  《21世纪》:您在推动基因知识科普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社会认知发生的变化?科普还存在怎样的困境和瓶颈? 

  尹烨:换个角度看,新冠疫情其实就是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它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核酸是什么,基因是什么,缓解了社会对基因的焦虑,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旧问题的解决也会促使新问题产生。大家知道的多了,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了。核酸检测是什么?抗体检测是什么?抗原检测是什么?五分钟的检测是否靠谱?这些都需要去一一讲解。

  世界上没有黑科技,生命的本质是物理化学的问题。目前国外许多以"快"为名的基因检测都是不准确的,因为它违反了物理化学的第一性原理,"快"和"准"之间一定会有一个平衡。中国药监系统的注册标准是世界最高的,上述这类检测在中国连注册证都拿不到,中国在此方面实际上是全球领先的。而问题在于,国民普遍都认为西方做得比国内好;以实际成果来纠正这一思想,就是科普的作用所在。

《生命密码》图书 受访者供图《生命密码》图书 受访者供图

  重视基因的本源性

  《21世纪》:人们在了解了基因测序之后,就会问一些上游的问题,比如测序仪。您认为这方面的整体市场如何?今后存在怎样的发展空间?

  尹烨:目前在核酸检测中,用的更多的是PCR测序,还没有用到测序仪。而在2003年SARS期间,我们是做不起、没有条件去做PCR的。十几年的改变就是如此。我们按照同样的规律去理解,再过十几年,基因科技一定会变成今天的血常规。如今,做过个人基因组检测的人占少数;反过来讲,没做过的人有很多,这就是市场。

  现在,人们开始逐渐加强对生命本源的重视,由此以往,以后的孩子都应能够自己解读自己的生命表和报告,从而弥补现代社会对生命认知的数字化鸿沟。我们一定要让人们把基因技术当成通用技术,使其从小就对此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认知,最终形成对该事业的追求。这是科普的意义,也是教育的意义。当教育到位时,市场是无穷大的。

  《21世纪》:人们对于基因测序的认识有哪些误区?科普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瓶颈?

  尹烨:人的生老病死,归根结底是基因决定的。由于基因测序技术的缺乏,人们总是倾向于去舍本逐末地研究人体各项生命指标的高低。其中的错误在于,这种行为混淆了基因到细胞,再到组织器官系统这一正向顺序,忽略了对"根"的治疗。这从本质上来讲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回到生命认知的本源上去。

  《21世纪》:从伦理上讲,基因编辑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技术。您觉得大众应该怎样去了解这种新型的技术?

  尹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两翼齐飞,少了哪个都不行。做科普有的时候比做科研更难,必须在科研的基础上,引起大众的兴趣。如何在专业和通俗之间进行尺度拿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目前在中国,这类高科技的科普型人才异常紧缺。

  人们对生命科学都一知半解,通过对照组和经验很容易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认知。如果对生命本源能够可知、可控,首先从技术上讲,这就是人类一个认知自然、改造自然,认知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这本身无可厚非,技术是无罪的。

  问题就在于,技术怎么用。这是需要人们去认识伦理,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的。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就必须认知到更多的自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我们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力量必须用人文情怀浇灌,才能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没有人文的科技,是愚昧的、危险的。因此,今天的基因编辑技术被要求不能编辑生殖细胞,但是可以编辑体细胞。但这一切都只能约束好人而不能约束坏人,让好人更多地去学习技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丁明悦 编辑:徐旭)

原文转载:http://tech.shaoqun.com/a/302623.html

reddit:https://www.ikjzd.com/w/180

prime day:https://www.ikjzd.com/w/131.html

友家速递:https://www.ikjzd.com/w/1341


原标题:21健谈丨专访华大基因CEO尹烨:新冠疫情其实是生命科学的"文艺复兴"  讲述他对基因领域科学普及的见解以及对华大基因的未来规划。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但无疑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大发展。  作为国内基因检测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了学术和商业的双丰收。  那么,新冠疫情推动下,大众对基因组学的认知程度到底如何?华大基因未来的商业布局又将会是怎样的?
yiqu:yiqu
unsplash:unsplash
亚马逊卖家需为学校儿童用品提供安全证明,否则下架处理!:亚马逊卖家需为学校儿童用品提供安全证明,否则下架处理!
如何获取亚马逊买家联系方式?掌握这5个技巧!:如何获取亚马逊买家联系方式?掌握这5个技巧!
新兴天露山2020漂流开漂时间?天露山禅龙峡漂流几号开漂?:新兴天露山2020漂流开漂时间?天露山禅龙峡漂流几号开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